您当前所处的位置:首页 > 政务要闻 > 省政府要闻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4日 18:29 字体[ ]

  【核心阅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创新是关键。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必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校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孵化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高校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高地;面向区域转型发展,打造区域科技服务的新高地;面向未来科技竞争,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科技兴民族才能兴,科技强国家才会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情新变化、国情新特征、科学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重要基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探索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结合起来,突出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充分阐明了全面创新的战略部署,鲜明回答了推进创新的时代之问,清晰指明了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一些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创新是关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必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谈及建设科技强国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整个教育体系中,高校不仅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阵地,也是新时代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作为汇聚大量人才与科技资源的智力高地,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高校拥有多学科交叉融合条件及强大的科技创新队伍,可以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另一方面,高校一流的科研平台和智库机构可以为高水平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硬件支撑。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能够培养出科技创新需要、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正因如此,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如何发挥好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下好“先手棋”,这是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需要肩负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新的目标赋予山西高校新的使命,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抓住机遇,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决策,加大教育综合改革的力度,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力争在前沿技术攻关、服务区域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服务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新高地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所在。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问题,究其根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因此,要客观认清我国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条件的高校必须超前部署,培育一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研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稳定支持、政策保障,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环境和条件。近年来,山西高校面向国家战略,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充分利用各类办学资源,与C9高校联合成立一批新兴产业研究院、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院、协同创新研究院。推动大型研究设施的建设,提升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力争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实现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
  面向区域转型发展,打造区域科技服务的新高地
  高校与地区经济发展是一个互相促进的整体。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高等教育面向“四个服务”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持续推进高等教育“三个调整优化”和创新生态建设,构建适应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教育一体化发展布局和结构,这就要求更多高校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需求为导向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
  创新是推动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高校要深入研究和解决高质量转型发展亟需的科技问题,围绕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近年来,山西高校围绕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六新”,主动对接山西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为新材料、大数据、节能环保、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现代煤化工等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需求为导向,加强自主创新,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通过高水平的科技服务,与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和创业者加强合作,真正发挥“政产学研用”组合效应,为我省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面向未来科技竞争,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在系统谋划、优化科技力量布局,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只有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才能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发展新优势,实现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创新的根基。高校作为学科和人才聚集地、育人高地、创新策源地,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创新型人才培养置于先导地位。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结合科学前沿,构建高质量、系统化的教学体系。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面向国家、社会多样化的创新人才需求,形成目标导向、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山西高校在实践中大力培养科研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和法律人才,科技创新企业急需的管理型人才。要持续围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革招生选拔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导师制、小班化、大类培养等培养方式,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探索更加有效的培养方法、途径和机制。(作者为山西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郎永杰)

【打印本页】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