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目标及具体做法
全面优化路网空间布局及技术等级结构,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便捷高效的公路网。到2025年,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成效显著,二级以上公路里程占比达到20%,公路网密度达到72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与重点景区的旅游公路连接贯通,显著提升旅游交通条件。
(一)下纳民意,上接国架,科学酝酿规划路网。结合 “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和积极融入太忻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了乡镇大循环、乡村小循环、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形成了与铁路场站和国省干线网高效衔接的内联外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便捷高效的公路路网。并建立了原平市农村公路规划建设新机制。首先,由乡村两级根据自身需求,提出路网建设计划,迎合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既提升了乡村两级的建设积极性,又减少了实施过程中协调产生的矛盾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由上而下的规划建设模式,扭转了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局面。其次,主动对接了解国家、省、忻州市的集大原高铁、原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路线和国道过境改线、忻原大道等国省干线公路项目的国网架构规划,科学规划出最符合原平市实际的路网。
(二)用好政策,争取外源,破解资金不足难题。针对当前原平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财政资金紧张的局面,我局高度重视,主动出击,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入资金外源:一是纵向向交通运输上级部门争取最大化的建设资金补助和债券;二是横向汇聚农业农村、文旅、林草、水利、乡村振兴等多部门关于公路建设方面的下拔资金;三是向外对接大型国有企业,采取PPP模式打包实施2022—2024年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和2023—2025年农村公路项目,引入社会资金,彻底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难题,“十四五”后三年的任务两年就可完成。目前,我局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进度。在推进项目上,始终坚持“一盘棋”思想,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市乡村三级上下联动,职能部门横向协调,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全力以赴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主要领导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在现场协调督促各职能部门加强服务指导,切实解决了建设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高效推进。
二、进展情况
(一)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
1、(续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长城板块支线原平市轩岗镇前岔口至云水镇下庄段工程,全长57.42km,预算总投资31797万元,由一条主线及三条支线组成。目前,正在建设路基、桥涵、路面等工程,完成路基53公里、涵洞40座,路面53公里。
2、(续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段家堡至义兴寨连接线原平市段家堡至下政化段工程,路线全长47.479km,预算总投资2215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路基、桥涵、路面等工程,完成路基31公里、涵洞27座、小桥1座、路面25公里。
3、(新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长城板块支线原平市子干乡停旨头至苏龙口镇北龙王堂段(紫荆山庄风景区)工程,建设里程26.62公里,估算总投资15674万元。目前,正在建设路基、桥涵、路面等工程,完成路基、路面11.6公里。
4、(新建)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黄河长城连接线角川至暖泉沟(原平宁武县界)段工程,全长20.92公里,概算总投资11259万元。
(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2022年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完成38条、103.4公里。目前已完工18条40公里;剩余20条63.4公里路基已全部完成,正在铺筑水稳基层和油面,已完成路面30公里。
(三)国道338线原平市过境改线工程:该项目路线全长10.38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总投资28169万元,目前路基、路面、涵洞工程已全部完工,桥梁工程完成99%,已基本完工。
(四)忻原大道原平段项目:已通车。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以项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结果清单“四清单”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制定措施、确保结果,以年度进度计划横道图明确时间表、项目进度,不折不扣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实行项目建设责任制,制定项目进展情况统计表,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分解,明确责任人,对项目建设全程跟踪服务,定期深入搞好调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协调项目难题,搞好项目服务,推动项目建设。
(三)协调解决项目资金,主动与上级行业部门沟通,争取最大限度的项目补助资金,全力协调财政部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尽最大能力争取补齐地方配套资金,提高项目资金到位率,全面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四)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上下联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全力以赴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守质量安全底线,抢抓有效施工黄金期,统筹做好征迁补偿、手续办理、质量监管、施工管理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品质工程、安全工程、阳光工程、廉洁工程、民生工程。
(五)实施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需求量大,建议增大一般债券申报量,解决资金问题。
(六)占用基本农田用地指标少,审批周期长,影响项目正常推进。建议协调有关部门,增加用地指标,缩短审批时限。
(七)林地手续审批困难,用时太长,影响工程正常推进。
(责任编辑:金所明)